原标题:读懂“旅游者定义旅游业”
一场演唱会、一顿美食、一场赛事,都可以成为“说走就走”的理由;拒绝“人从众”,不扎堆、少扎堆,“反向旅游”和“平替旅游”成为热潮;所谓的“小城市”异军突起,一些三四线城市旅游业呈现爆发式增长……去年以来,旅游市场加快转型升级,各种新场景、新模式、新玩法背后,一个新趋势逐渐清晰,即“旅游者定义旅游业”。
所谓“旅游者定义旅游业”,本质上是一种需求导向。旅游者以其消费选择权获得了对旅游景区、旅游目的地甚至旅游业的定义权。在一定程度上,传统旅游业是“给你看什么你就看什么”,游客的选择权和选择意愿相对有限。而随着自驾旅游、自助旅行的兴起,游客的视角和脚步不再限于传统景区,消费场景愈发多元,从小众景点、城市公园到文化空间,从商业中心、菜市场到街边小店,甚至是一条河、一块路牌、一个标识,都可以成为旅游目的地、网红打卡地。去哪里玩、玩什么、怎么玩,不再是单选题或多选题,而是有着无限可能。
“当代游客对景区的诉求不再只是美丽的风景,还要有美好的生活,以及面向未来的调性与质感。”2022年,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撰文指出,“旅游者定义旅游业,而不是旅游业定义旅游者”正在成为业界的广泛共识。旅游业发展的新时代已经来临,城市管理者、景区经营者和旅游从业者都应深入思考、积极应对,找到适合自身新的发展路径。
旅游者定义旅游业,意味着城市和景区的边界日渐模糊。当场景取代风景,各种非典型景区、类景区和泛景区构成了类型多样、谱系多元的全域旅游体系。对城市而言,旅游发展不只是围绕热点景区和热门目的地,在时间、空间上都要打开格局,要回归日常生活场景,以民生视角思考旅游,充分满足游客对当地生活环境的深度体验;也要在“宠游客”与保障市民正常生活之间做好平衡,建设主客共享的美好生活新空间。
旅游者定义旅游业,也意味着对于旅游场景的重构。旅游目的地和景区要更加强调游客视角和市场思维,更加强化场景营造和内容创造,更加重视文化赋能和科技赋能。日前,甘肃天水的麻辣烫火爆出圈,就是一个构建文旅新场景的典型案例。当下年轻人外出旅游,重点不是看山看水看景,而是寻找释放心灵、愉悦自我的机会。他们更青睐能深度参与的沉浸式体验、能提供情绪价值的走心产品及服务。这些个性化、品质化、多样化的消费需求,为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全新动能,也改变了旅游经济乃至社会经济的发展方式。
读懂“旅游者定义旅游业”,也就读懂了未来。主动把握新趋势,乘势而上、顺势而为,我们的城市旅游、文旅消费就一定能热辣滚烫,常赢长红。(刘大山)
来源:南京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