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旅游教育如何应对后疫情背景下的旅游业新业态?海峡两岸旅游职业教育如何取长补短?
12月4日,在上海杉达学院举办的“海峡两岸应用技术大学旅游教育研讨会”上,两岸80多位专家学者通过8场主旨演讲和1场圆桌教育研讨,探讨后疫情时代旅游与酒店管理应用型本科教学模式、内容和方法的变革,加强两岸旅游教育合作,推动两岸旅游和酒店管理专业发展。研讨会采用线下研讨与线上直播同步方式进行。
上海杉达学院校长陈以一教授作“从工程教育认证看应用型人才培养”主旨演讲。
他认为,工程认证着眼于产出导向的专业教育设计理念、培养目标与毕业要求的准确定位、面向产出的评价与持续改进机制、围绕制定和达成产出目标而展开专业与业界协同,这些理念和做法可以为旅游与酒店人才培养提供启发。
“高校要在人才培养中强调学生毕业之后若干年在所在领域的“职业胜任力”,教学质量评价需紧扣人才培养产出目标,应注重提升教师自身行业实践能力等。” 陈以一表示。
世界旅游联盟副秘书长王昆欣教授提出,高校旅游人才培养、科技发展都是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支撑,近年来,旅游业出现诸多新需求新业态,包括红色旅游、研学旅游、冰雪旅游、工业旅游、影视旅游、非遗旅游等。
上海杉达学院管理学院明确了面向未来培养高素质复合型旅游与酒店数字化人才的定位,从培养方案调整、教学环境建设、校企合作和课程体系建设等方面展开研究和实践探索。
上海杉达学院管理学院院长朱承强介绍,在数字化教学环境建设方面,上海杉达学院建立旅游与酒店数字化运营实验教学中心、旅游与酒店数字化新型智慧教室、旅游与酒店数字化人才培养基地等,首创高校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生产性”实验教学中心的范式,成立旅游高校首个“旅游与酒店数字化产业学院”,建立5G时代的智慧楼宇实验教学中心,使教育和管理更加智慧。
“数字化教学环境的营造让学生从死记硬背的灌输式教育当中走出来,基于数字技术,切实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思辨能力、实践能力、健康能力及合作交流能力。”朱承强说。
在后疫情时代旅游人才培养培养方面,上海杉达学院旅游管理系主任郭芳坤提出了“微学分”课程的做法,打破18周的课程体制,寻求学生自主学习与跨域学习的成效,从而辅助正规课程,顺应产业发展趋势。课程依据“两小时核定0.1学分”的原则认定学生参与情况,授课方式包含演讲、参访、研习营、工作坊及在线学习等。
研讨会上,海峡两岸20多位学者和企业代表共同参加圆桌教育研讨,围绕两岸旅游教育相关议题展开经验交流和观点碰撞。
海峡两岸应用技术大学旅游教育研讨会由上海杉达学院管理学院主办,台湾的中华大学、世新大学、崑山科技大学协办,是上海杉达学院迎接30周年校庆的一项重要学术活动。
来源:周到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