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娱网:

隔音排练房装修效果图大全声学设计乐队排练

   时间:2024-10-23 阅读:

博创声景 建筑声学专家

微信公众号:博创声景

作者:柒木

校稿:小鱼干

关注博创声景即可后台私信我们,加我们声学设计师微信,免费声学咨询。

前言

比起舞台和录音棚,乐队待时间最长的地方是排练厅。因此排练厅极为重要。影响排练厅录音效果与现场听感的因素比较多,如乐器排列、录音设备、声学设计等等。本文只谈论声学设计。

排练厅面积不等,大至几百平米小至二十几平米,但是其声学设计内核是恒定不变的。

混响

混响是影响一个室内空间音质的一个重要因素,给人最直接的感受空间不一样的因素了,因此混响是我们首要关注的对象。

首先要做的是根据空间大小确定中频混响,排练厅混响可以稍微长一点。以下是为不同空间不同标准的混响指导标准:

然后再根据空间大小确定低频的划分界限。根据施罗德频率计算方式可确定,公式为:F=2000*√(RT60/V),RT60为中频混响,V为房间容积(室内体积)。即在施罗德频率以下的频率并无混响意义,需要在这个区间避免低频驻波的产生。如一个房间的容积为50m³,设计1000Hz混响为0.35s,即施罗德频率为2000*√(0.35/50)=167.3Hz.

不具备混响意义的频段不是我们不去理会,只是在该频段不能用混响去描述罢了,相反的是更难处理,在低频因房间尺寸会出现较难处理的驻波,这更应该值得注意,特别是100Hz以下,现有市场上的声学材料很难在100Hz以下有很好的吸收性能。

低频吸收

低频声的掩蔽作用清楚地表明,如果房间内没有足够的低频阻尼,房间内的共振频率很容易激发到较高的声级,在这种情况下,一方面会提高室内的低频噪声级,另一方面更使对清晰度和可懂度起决定作用的中高频信号因掩蔽提升了听阈,致使可懂度大大降低。

声掩蔽图

对于低频问题在排练厅中有以下解决办法:(1)、房间尺寸,尽量选择大房间,如一百多平米;(2)、墙顶面使用板材+减震龙骨+空腔+吸音棉做隔音层,空腔在现有条件下做到最大;(3)、使用低频吸声体。一二点有时根据实际条件并不能做到最好,因此只有在第三点上有更好的实施性。

对于低频吸声体正如前文所说,现有市面上几乎没有能对100Hz能有有效的吸声效果的吸声体。再次可以推荐两款针对低频的性价比高的吸声体。一是BBC研发的低频吸声体,二是德国弗劳恩霍夫建筑物理研究所开发的BCA吸声体。

1、BBC低频吸声体是通过在常规吸声体后面加一层4mm厚的薄木板,在吸声体后方还需要一定的空腔,通过薄板共振来对低频进行有效的吸收,100Hz能够有0.9的吸声系数同时造价也相对便宜。缺点就是吸声体总体厚度175mm,安装完成面厚度200mm,同时对100Hz以下吸声系数成直线下降。结构图如下:

完整版论文可在VX公众号:博创声景中回复BBC吸声体获得。

2、BCA吸声体也是通过在吸声体内部的钢板共振完成对低频的吸收。优点是能够实现在100mm的厚度下实现对低至60Hz,甚至不考虑重量的情况下可以对43Hz有1.0的吸声系数,同时还能对中高频也有1.0以上的吸声系数。缺点就是吸声体尺寸必须是1m*1.5m或者其倍数,尺寸固定,同时造价高,需要有一定的预算,结构图如下:

BCA是全频吸收,CPA是只吸收低频。

扩散

对于排练厅来说扩散的重要性是不亚于混响的。一般的声学设计只会给客户考虑混响,以为混响控制好就行了,选择了忽视混响,这是错误的做法。

在大空间中,它的简正模式频率间隔非常精密,基本避开了低频共振的问题。音质受侧墙反射的影响比较大,侧墙提供了我们所需的侧向反射声,如果在房间侧墙放置扩散体可以在房间中提供足够的侧向反射声,通过扩提体的摆放,可以解决镜面反射造成的问题。

扩散体也对较难处理的小空间声学起到了改善作用,通过合理使用扩散体,我们对展开墙面或改变吸声材料的分布来提供扩散的要求有所降低。同时通过合理布局扩散体能产生较大房间的声场,增强房间的空间感。

声学扩散器左)和近场散射模拟(右)

扩散体可以在侧墙、背面与顶面悬挂,国内的二维余数扩散体基本上都是错误的做法,至于哪里错了这个只有单独写篇扩散体文章来阐述了。可以根据二维余数扩散公式进行计算自己DIY,也可以直接联系我们做技术指导自行DIY。

扩散体的扩散频率是相当重要的,原则上扩散体越厚,扩散频率越低。当然有条件也可以选择GIK的扩散吸音模块。

扩散离听音位的距离要求也不同,以17阶二维余数扩散体设计频率800Hz为例,要求离座位最小距离1.29m,如下图:

参考文献

1、Master Handbook of Acoustics. 5th Edition - F. Alton Everest, Ken C. Pohlmann;

2、查雪琴,尤根·欧尔曼. 低频混响时间的测量问题[J]. 声学技术, 1986 (3) ;

3、查雪琴,H.V. Fllehs .消声室声学技术的革新.声学学报. 2003,(04);

4、高玉龙,声学意义上的大、小房间分界频率的界定,演艺科技. 2016,(03)

扫码关注我们

长江丛刊杂志

科技创新与应用杂志

星河影视杂志

更多>最新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百科知识 |  风水知识 |  健康养生 |  装修百科 |  法律知识 |  生活维修 |  旅游百科 |  综合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