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认为和美乡村的‘和’,是和谐;‘美’是东方的、传统的审美。在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中,我们的建筑设施和生活方式一定会有新的变化。”朱道伟是永商镇天府土住营造学社的主理人,对于“和美乡村”建设,有独到的见解。
土住营造,就是用泥土、石头、竹木等乡土原料为材料,以夯土、土坯砖、泥土抹面、竹片泥墙等为基础的生态建筑。朱道伟说:“中国哲学家创造了金木水火土的五行理论,说明世间万物的形成和相互关系。泥土不仅是高级的建筑材料,还代表建筑文化和社会关系,是乡土中国的源头。因此,乡村振兴要从泥土开始。”
放弃与选择
只为心中理想
朱道伟出生于1984年,酷爱读书和旅游,有一股书卷气,人们都叫他“朱老师”。在新津永商镇,他利用原来七星村的村委会打造了“天府土住营造学社”。其实,他并不是手不释卷的文人,而是一位运动健将,在浙江省安吉县长大,那里的大山给了他开阔的心胸和强健的体魄。后来毕业于上海体育大学,在一家大型健身俱乐部担任私人教练总监。尽管在上海混得风生水起,但他始终不喜欢大都市的喧嚣和快节奏的生活。
山间的清泉、泥土的芬芳、夜晚的繁星、朋友们围炉煮茶、畅谈天下……才是朱道伟追求的东西。2011年,他毅然放弃上海户口,回到浙江安吉,创办山田书院,经营“水竹居”民宿。
一次机缘巧合,他结识了同乡任卫中先生。任为中从事生态环境事业30多年,有中国“夯土第一人”之称。从2014年起,朱道伟追随先生研习夯土建造技艺,一起创办“泥土学校”;2020年他定居成都,创办四川乡建;2021年创立品牌“土住营造”,随后落户新津。
用朱道伟自己的话来说,“我是一个向泥土学习的人。”10年来,他把自己沉浸式投入到泥土的研究和实践中,也把自己的主要精力用在环保理念的宣扬和学员的培训上,教他们认识土、热爱土,培养对土住文化的深厚感情,传承天人合一的自然精神。
朱道伟收集了各式各样的生土,从东北到海南,从西藏到江浙,每个地方的生土应有尽有。所谓生土,就是从地表深层挖出来的土,基本上不含有机物,没有营养成分,主要用于建筑。谈起泥土,朱道伟仿佛在讲老朋友的故事,“全中国有各种颜色、各种质地的生土2万多种,我要做一个中国还没有的生土展览馆。同时利用我的收藏,建造一个世界生土文献资料展览馆。”
山水文化
与新津结缘
为了实现理想,朱道伟打算建设一个基地,一个可以做产学研的地方,把生态建筑的理念和对泥土的情怀传播出去。
朱道伟出生、读书、工作都在江南一带,却对四川和西藏情有独钟。有一年,他5次自驾进出西藏,跑遍藏区各处,只为采集泥土。还有一次,他独自开车到四川调研一个多月,深入到偏远山区,没有公路,就徒步前行,走遍了甘孜、阿坝、凉山等少数民族地区。
“干这些事情,需要一点勇气,更重要的是兴趣。面对困难,我没有想过放弃,却常常想到费孝通先生。”朱道伟有点兴奋,又有点自嘲地说。费孝通是著名学者,中国社会学和人类学的奠基人之一,其作品《乡土中国》对朱道伟的影响很大。
有一次,朱道伟在蒲江县做培训,顺道考察了新津宝墩遗址,他登时眼前一亮,这不正是我想找的地方吗?随后,他又到新津考察多次,在永商镇停下脚步,废弃的七星村村委会深深吸引了他。
“新津的山是浅丘,适合攀登,水流平缓,又没有水患。这里紧邻的观音寺、老君山,都是人文气息浓厚的名胜古迹。包括永兴场的老场镇也留存着美丽的民俗风情。”朱道伟谈起项目落户新津,认为这是上天注定和新津的一番缘分。2023年上半年,朱道伟举家搬迁,全力打造“产、学、研”为一体的土住营造学社。妻子和孩子都在身边,朱道伟的心不再漂泊,深深地扎下根来。
泥土就是事业
就是梦
天府土住营造学社背面靠山,朱道伟说:“这里将建设体验区,在靠山崖的地方建窑洞,还有土炕、土坯砖房、宝墩遗址里面的竹片泥墙房……”对于这些建设,朱道伟都有比较成熟的技术,对前景也充满信心,更让他自信的是,全国各地有大量志同道合的朋友和合伙人。
展厅里,朱道伟摆放的生土样品,就像是琳琅满目的图画颜料。
“用泥土本身来调色,完全不加任何化学的成分。西藏上察隅的土就是白色的。可以根据需要调配出各种颜色,用在建筑和装饰上。”朱道伟希望更多的人了解土住营造的理念,触摸和品味人类沉淀千百年的传统智慧,他说,“除了调配颜色,还可以考虑在疗养、装饰、美化等功能上按个人喜好加入佐料。可以根据需求辅以香草、茶梗、香茅,檀香特种木屑,增强室内芳香。在藏区,居民修建的夯土建筑会添加动物的血和尿液到三合土中,增加其强度和亮度。”
值得称道的是,多年来,朱道伟一直实实在在做事情,不浮夸、不造作。他的作品中,有一块竹片夯土很引人注意,这是他到新津之后的试验品,也是宝墩遗址中发掘出来的技艺。夯土是泥土与锯木屑的混合,具有防火、隔音的功效。“我选择新津,很重要的原因是宝墩文化。我们的建筑中有一个环节是泥土竹墙,宝墩就是发源地,同时也是这项技术的发源地。我们选择这里落户,就好像跟4000多年前的祖先有了链接,冥冥之中有了感应。在新时代推广祖先的历史遗留,我们感到无比的自豪和荣耀。”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