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日报客户端 冯超
人物档案
杨金明 重庆再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
一直从事科技创新工作,是渝北区青联委员,渝北区临空创新人才,渝北区十大杰出青年,渝北区科协兼职副主席,重庆市第五届青联委员。
超细玻璃纤维具有体质轻、导热系数低、热绝缘和吸声性能好、不燃、耐腐蚀、无毒等特点,一提到就令人想到巨大的工厂,轰鸣的机器;干净空气则让人一下想到满眼的绿色,呼吸中带着花草的香甜气息。而在重庆再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一群科研工作者,把它们接合到了一起。
森林里的办公室
走进再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办公区,电梯出品处的墙上挂着一个屏幕,上同实时显示着办公区的空气PM2.5数值、空气湿度、二氧化碳浓度等。“干净空气的各项数据,在我们这里是可控的。”杨金明介绍说,这里的空气质量,和森林里是等同的。而得到这份空气的方式,并非单纯靠植物,而是得利于公司持续研发的空气净化材料及集成系统。整个公办区,其实就是一个体验中心。
▲杨金明向记者介绍办公室的绿色植物
据介绍,200余位科研人员在这里针对超细纤维、膜材、吸附材料、微静电材料、油气分离材料及隔音隔热材料等新材料进行持续研究,进而以材料为基石,深度挖掘材料的优势性能,依托公司“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发挥在“干净空气”和“高效节能”领域多年深耕的技术优势、材料优势、检测优势、研发优势和设计优势,实施强有力的融合与跨界策略,不断拓宽应用领域,为工业与民用、医疗、电子、农牧业、室内公共空间、航空航天等领域提供“干净空气”和“高效节能”的应用产品及解决方案。
超细玻璃纤维新材料研发、生产和深度应用具有较高技术壁垒。超细玻璃纤维是高性能玻璃纤维过滤纸、真空绝热板芯材、保温棉毡及AGM 隔板等产品的核心原材料,其直径超小,纤维和纤维之间为立体交叉,互相缠绕,呈现出许多细小的间隙,对细小颗粒、分子等具有很好的过滤、吸附、限制运动等特殊作用。目前,再升科技的科研人员已经能做到生产超细玻璃纤维的直径可达 0.1—3.5μm。
重庆造隔音隔热毯参与国产大飞机试验
高端超细纤维材料,还在国防军工,航天航空领域也有用武之地。民航飞机翱翔在万米高空时,为保证飞行中客舱货舱的温度和舒适性,飞机在蒙皮和衬里之间安装了超细纤维材料的隔音隔热层,起到反射热辐射或降低热传导的作用,实现机舱内的隔热保温、消音降噪的功能,提高座舱舒适性,降低飞机能耗和油耗。
▲杨金明
在再升科技的科研人员技术攻关之下,公司高效节能产品隔音隔热毯已经获得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试验资格证书。解决了行业“卡脖子”难题。据介绍,该产品以玻璃纤维棉为原料,通过改性复合等专利工艺,拥有质轻、阻燃、防水、隔音、隔热等优异性能,可以用于飞机机舱、船舱、地铁等对隔音隔热综合性要求较高的应用领域。
此外,再升科技研发生产的高硅氧纤维公司高硅氧纤维,具有优异的化学稳定性和优良的物理特性,对大多数化学品呈惰性,在高热、强辐射条件下能够正常持续工作。已被国际知名航天公司率先长期使用,达成了深度的商业合作,对开拓航空航天方面的高端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夯实技术实力拥有151项专利
超细纤维材料是一个高技术壁垒领域,所有产品背后都有专项、核心技术来支撑。人才吸收和平台建设的重要性可见一斑。在再升科技办公楼的试验室区域外,就是一长排的博士工作室。公司每一位博士,都有自己的工作室。“2015 年至今,我们已设立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具备由重庆纸研院、重庆纤维研究院、意大利 法比里奥三大研发平台。”杨金明说,平台建设好了,才能让科研人员有更好的发展环境。同时,公司重视“产学研”合作。2015 年至今,公司已和同济大学、重庆大学、天津大学等知名院 校开展多种方式合作。
▲杨金明向记者介绍专利情况
吸引人才、打造平台,良性循环的科研环境,也让再升科技获利良多。目前,再升科技产品的原料配方、制备工艺等全范围专利覆盖。截至2021年末,已获得专利 151 项,另有数十项专利已经提交审核。发表学术论文多篇,积极承担国家级项目数项,市级项目数项。
》》访谈
▲杨金明接受记者采访
记者:能透露一下再升科技的研发投入吗?
杨金明:再升科技不吝持续研发投入,重视技术人才。公司研发费用由2015 年 1,411.48 万元增至2021年 9,779.47 万元,技术人员由 2015 年末 40 人增加至 2021 年末 235 人。公司以国际化的眼光,在全球范围内招揽人才,为“干净空气”的事前、事中、事后工作深入研究。
记者:能介绍一下你们独特的人才激励机制吗?
杨金明:公司构建了稳健的人才梯队,打造了具有特色的人才管理方案,配套了高效、有针对性的人才激励政策。管理层用人不疑,使其发挥特长,人才能出头,简政放权,延揽人才,人才有劲头。从实际出发,再升科技构建了包含协助落户、每日补贴、股权激励和“来拿金牌奖”等层次丰富的人才激励政策。 比如引入“赛马”机制,通过“制定目标—组织赋能—评比赛马—分享成果”等过程全面提升科研人员和普通工作人员的参与感、获得感、成就感。
记者:听说你们还为科研人员和团队发金牌?
杨金明:是的,我们设立了“来拿金牌奖”,持续激发团队意识和创新热情。2018 年 1 月至今,公司共计发出银牌 2006 块,每月对所有员工进行评优评先,获评的员工可以获得一枚50克的银牌,每获得5块银牌就可以兑换一块金牌,5块金牌就可以兑换双倍金牌价值的公司股份。现在并已兑换发出金牌103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