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来无事,搜了搜过往的高考录取情况,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
清北录取率万里挑一,985的录取百里挑一
我个人始终觉得对于中产或者普通工薪阶层而言,考上好大学虽然不是唯一的出路,但是从概率上来讲,是最好最公平的出路—不管你是权贵还是普通人,只要成绩好,就能考上好大学
好的大学依然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
粗略以幼儿教育的知识来思考,怎么培养性格好,成绩好的孩子
逆向思考,什么样的孩子能考上985,211类的院校
一,首先智力不会差的,在如今优生优育,营养都跟上的情况下,孩子天生的智商应该都不会很差,根据脑科学知识,孩子的潜能能发挥多少取决于0到3岁接受的体验和刺激。
从出生下来接受多元化,良性的刺激:比如既要有安静的阅读,积木拼插等精细动作相关的游戏,又要有大运动(走跑攀爬跳等类)的游戏,既要有自己玩的时间,又要有社交环境去互动体验。
得到来自丰富的视听嗅味触,语言,运动方面的刺激,会促进幼儿大脑神经元产生更多的连接,这些连接就是未来学习的基础。
二,内驱力
如果一个孩子处处依赖于家长和学校的推力,而不是自主自发地想学习,想要考上好大学恐怕是非常难的,而且就算考上了,大学4年也极有可能荒废时光。
很多学生进入大学后,同时失去了学习的动力,60分万岁,不愿意再深入研究更专业的知识,浪费了学校的丰富资源。
翘课成习惯,活动不参加,整日宅在宿舍,能拜托舍友帮忙带饭,自己绝不出去
不到临近考试不学习,考试只追求60分,及格就行
专业课划手机,选修课干脆直接翘课
这样的情况比比皆是。
归根究底,是孩子丧失了内驱力。18岁以前在家有父母管着,在学校有老师管着,成年后一朝脱离监管,就开始放飞自我。
那么应该如何帮助孩子形成内驱力呢
内驱力形成离不开3点:归属感,价值感,自主感。
归属感
在孩子小的时候,有没有注重亲子关系建立,有没有多给与陪伴,有没有做到接纳理解等等,这些都会有增强或者削弱孩子的归属感。
价值感
在孩子小的时候,有没有给孩子大量的机会,让孩子去尝试,探索,让孩子运用自己的能力来解决问题,三翻六坐八爬,甚至孩子学习自己将一块包装纸撕开,这些对成人而言是非常简单的事情,但是对幼儿而言,都是不断增强孩子价值感的机会。包办代劳的家庭剥夺了大量让孩子积累价值感的机会,so,如何还能有内驱力呢?
自主感
80,90后的家长中有很多是被管教得死死的,他们当了父母后,便暗暗发誓一定要给孩子自由,不要给孩子太多束缚,要坚持宽松,自由,尊重的育儿方式。
等等,画风怎么不对了?
娃怎么吃饭这么少呀,不多吃点可不行呀
要叫人呀,不叫人多不礼貌,来来叫阿姨
要懂得分享呀,不分享是自私的表现,大家不喜欢自私的孩子
不要带这个帽子,夏天是不带绒线帽的......
说好的不干预呢,说好的要给尊重自由呢[捂脸]
成为父母之前想的是一定不要走上一代的老路,成为父母之后才发现,在不经意间就将上一代人的教育方式投射到下一代身上[皱眉]
作为父母自省,自查很重要
三,成长型思维
这是由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卡罗尔•德韦克率先提出的教育理念。
德韦克教授通过研究发现:孩子之间的根本差异在于思维模式,简单来讲,就是看待自己的方式。
成长型思维的人认为困难是暂时的,努力会改变结果,如果没有达到想要的成绩,会想方设法调整思路、方法,或者付出更多努力来达到目标。
固定型思维模式的人认为我的能力有限,喜欢呆在舒适区,努力是无用功,因为害怕失败所以潜能也会受限。
说到这里,相信所有的家长都希望孩子具备成长型思维模式。那么这点来自什么呢?
来自于从出生后,你和孩子每一次积极的互动以及体验,通过这些体验给与及时积极的正向反馈。
在这里德韦克提出不同的表扬孩子方式,会塑造不同的思维模式。
1基于结果的表扬
常见的有,“宝宝太棒了”“宝宝真聪明”“真勇敢”
基于结果的表扬仅仅停留在夸奖孩子聪明这个事情上,孩子其实是不明白自己到底哪里聪明的,同时还会导致一个问题:为了让我能够看起来一直保持聪明,会避免尝试那些困难的事情,因为困难的事情会让我看起来愚笨,没有那么聪明。
2,基于过程的表扬
“刚才你一直在努力把积木搭起来 ,一直不放弃的精神很值得赞扬”
“你拿笔的姿势很对,这个姿势写字会又快又好”
当孩子明白是因为自己的努力过程而受到表扬后,自然会变得更加努力,即便是没有成功,也能够坦然接受,因为曾经努力过,便不会懊悔。有句话是这么讲的,努力了不一定会有结果,但是不努力就一定没有结果。
这是个人以幼儿心理学,脑科学的一些知识作出的粗浅分析下来,其实想培养211,985,清北的学生,应该从娃娃一生下来就要做准备了,只不过这个准备不是简单粗暴地让孩子填鸭式的学习,而是真的明白孩子的成长规律,铺好每一步的路。
真正的教育不传授任何知识和技能,却能令人胜任任何学科和职业 。
—耶鲁大学校长理查德.莱文
你的关注,是我最大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