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的话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具有里程碑意义。为全方位、深层次、多角度宣传贵阳市广大干部群众牢记嘱托、感恩奋进,迎难而上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的扶贫故事和脱贫故事,贵阳日报传媒集团启动“脱贫攻坚基层采访行”活动。
活动专门成立了由集团班子带队、30余名骨干采编人员组成的“脱贫攻坚基层采访行”报道组,通过蹲点贵阳市辖开阳、修文、息烽和清镇三县一市,以及贵阳市重点结对帮扶的三个县,深入践行“四力”,挖掘鲜活的扶贫故事、脱贫故事,直击村容村貌巨变,展现中国减贫奇迹的贵阳精彩篇章。
今日起,本报开辟“脱贫攻坚基层采访行”专栏,陆续刊发系列报道。
11月17日中午时分,开阳县紫兴街道蒋家寨的各家各户在厨房里忙碌开来,锅碗瓢盆声此起彼伏,饭香、油香飘荡扑鼻,这个全市最大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与任何一个城镇小区并无二致,日子在烟火味中延续向前。
16个乡镇、1200户、5023人,简单的数字背后,是一项绝不简单的工程。故土难离、就业安置、民生保障……打破“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的桎梏,坚定的决心背后,是无数繁琐问题的解决;一户一策、贵在精准、不漏一人……那氤氲在新家园的烟火味,是多少人默默付出的结果。
一顿饭,看似平常,又不平常。
鸟瞰蒋家寨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图片近处的白色建筑即为扶贫车间,图片右侧的灰顶建筑是设施一流的蒋家寨小学。)
端起新饭碗 吃上“放心饭”
从山头到城头,老乡们最关心的是生计。
当初,80平方米的敞亮新房虽然让人心动,但要38岁的曹雪兰从宅吉乡官庄村的老家搬出,她还是一百个不愿意。
“在农村虽然条件差,但能养鸡、种菜,搬到城里没工作,咋个吃饭?”
“我只会种地,别的什么都不会,怎么养娃娃?”
“新房子好是好,但烧饭费电、买菜花钱,一家四口省着过日子,一月少说也得两千多的支出吧。”
……
曹雪兰的担忧并非个案,“住上好房子,挣到‘红票子’,才算好日子。”老乡们说。
为打消搬迁户的后顾之忧,开阳县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启动之前,就把群众的就业问题摆在了最突出的位置。
“‘吃饭’问题比天大,老百姓就认这个理。我们开展工作当然也要从这个关键着手。”开阳县扶贫开发中心主任杨锡勇说。
为让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开阳县着力抓好蒋家寨安置点就业服务体系建设,让搬迁群众通过培训掌握一技之长,实现就业增收。同时,在安置点配套建设了1.2万平方米标准厂房,开设扶贫车间,可提供岗位700个以上,帮助搬迁群众在家门口上班。
听说在新家门口就可以上班,将信将疑的曹雪兰还特意跑到安置点“实地调查”,“厂房都建起来了,这样放心喽。”
不花一分钱、家什有人搬,曹雪兰一家很快住进了新房。今年7月,蒋家寨安置点标准厂房扶贫车间正式开张,离家不足百米远。“报名时还担心什么都不会,通过参加技能培训,很快学会了做鞋的手艺。”
曹雪兰成功在扶贫车间的皮鞋厂上岗,按件计酬,每月能挣2000多元。加上丈夫3000元的月收入,曹雪兰的眉头舒展开来,“以前哪敢想哟!”
安心的生活不仅如此,孩子就在安置点的学校读书,“上班、顾家两不误。”17日中午,曹雪兰特意多炒了两个菜,“娃娃还在长身体,要吃好。”
把扶贫车间建在搬迁户的家门口,把技能培训班办到搬迁户的家门口,把公益性岗位和企业用工岗位送到搬迁户的家门口……开阳县打出了一套就业扶贫的“组合拳”,让搬迁群众彻底吃上“放心饭”。
“目前,蒋家寨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有劳动力2402人,其中已就业人数为2248人,实现有劳动力家庭每户1人以上稳定就业的目标。”紫兴街道蒋家寨居委会副主任魏敏说。
安居乐业不分家。如今,送娃儿上下学、自己朝九晚五、买菜做饭……曹雪兰已习惯了“上班族”的生活。
袁正芬一家围坐在一起吃饭。
搬进新家园 吃上“团圆饭”
有肉有菜、有虾有蛋,袁正芬在不到半小时的时间里就将热腾腾的四菜一汤端上桌,麻利的动作映衬着她风风火火的性格。
“幺儿,今天上午老师都教了些什么呀,给妈妈讲讲”“公公,这个菜好吃,你多吃点……”一顿简单的家常饭,一家人围坐在一起,有说有笑,唠叨里满是温暖。
一家人团圆吃饭的场景,袁正芬曾在脑海中想过无数次,当这一刻终于成为日常时,她感慨万千。
搬到蒋家寨前,袁正芬一家住在永温镇坤建村麻窝组。因为土地贫瘠,水稻、苞谷种植效益低,即使年景好的时候,一亩地收成也不过几百块钱。“家里地不算少,但是吃望天饭,日子过得苦哈哈的。盖不起房,一家六口挤在三间老屋里,墙体开裂、屋顶漏雨。丈夫打工补贴家用,更难得一家人坐在一起吃饭。”袁正芬说。
不幸的是,2018年8月袁正芬的丈夫被确诊患上了白血病,高额的治疗费让这个本不宽裕的家一下子陷入困境。“公公耳朵不好,婆婆年纪大了也帮不上什么忙。”很长一段时间里,袁正芬一边要照顾丈夫和年幼的小儿子,一边要出去想办法挣钱,“忙得脚不沾地,经常匆匆扒两口冷饭,像打游击。”
得益于易地扶贫搬迁政策,2019年6月,袁正芬一家搬进了蒋家寨。120平方米的新房里,窗明几净,抽油烟机、冰箱、电视机等家用电器一应俱全,生活环境的变化让袁正芬进一步鼓起了战胜困难的勇气。
在居委会的帮助下,勤劳肯干的袁正芬在家门口的扶贫车间找到了工作。这个纸箱包装厂的岗位,带给她每个月2000元左右的保底收入,紧巴巴的日子终于有了转机。
今年8月,久病的丈夫还是没能熬过来,一家人遭受沉重打击。“再苦再难,我也要顶住,不然,老人小孩咋办。”34岁的袁正芬说,“街道的干部、居委会的干部一直很照顾我家,我不撑起这个家,也对不起他们。”
根据袁正芬的具体情况,当地为她又申请了公益性岗位,每月有400元的补贴,加上建档立卡贫困户的政策保障,袁正芬肩头的担子轻松了一些。
“越是有人帮,我们越要朝着幸福的生活去奔!”袁正芬是一名党员,搬迁到新家后,她经常参与街道举办的公益活动,还当上了街道巾帼志愿服务队的队长。“要以感恩之心,回报社会。”她说。
“丈夫虽然不在了,但他知道我们现在这样的生活,也会欣慰的。”如今,袁正芬的儿子在安置点配套的小学读书,女儿在县城上初中,一家人每天都能坐在一起吃上热乎乎的饭菜。
搬迁户陈燕丽写下“家门口就业让日子越过越好”的寄语。
奔向新生活 品味“美佳肴”
身着校服赶往学校的学生,三五结队去扶贫车间的“上班族”,广场上晨练的老人……蒋家寨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如同其他的城镇社区一样,热闹从清晨七八点就开始了。
便利的交通环境,琳琅满目的商户门店,多样的文化活动……蒋家寨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如同其他的城镇社区一样,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日渐丰富。
这样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让搬迁户陈燕丽十分满意,“感觉自己是个城里人了。”
陈燕丽曾经的家,在楠木渡镇一个叫新凤的偏远村寨,地处乌江南岸,与遵义仅一河之隔。长期以来,村民守着山旮旯里的一亩三分地,每天起早贪黑,一年辛苦劳作,仅够温饱。
搬过来以后,陈燕丽和丈夫都在扶贫车间上班,两人的月收入有五六千元,“生活不用发愁。”
“一老一小”问题的解决,更是让陈燕丽喜上眉梢。
“没搬过来之前,孩子上学要走两三公里的山路,让人担忧。现在的学校,条件很好。”陈燕丽口中条件很好的学校,是开阳县专门为搬迁群众配套建设的占地16000平方米的蒋家寨小学,实验室、图书馆等一应俱全,校园监控、校园广播、校园网络全覆盖,是全县最优质的学校之一。此外,当地还建有1所公办幼儿园。“就是和贵阳城里的学校比,蒋家寨小学的条件也不输。”魏敏说。
老人就医也很方便。蒋家寨安置点配建了1600平方米的卫生服务中心,设有综合门诊、清创缝合、住院留观、中医、针灸理疗、彩超等科室,配备17名医务人员、21张床位,能满足搬迁安置点及周边6000名居民的就医需求。
“搬出来、稳住了,还要快融入。”杨锡勇介绍,“只有让搬迁群众融进城市生活,他们才有归属感。”
在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中,开阳县从扎实抓好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扎实抓好培训和就业服务体系建设、扎实抓好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扎实抓好社区治理体系建设、扎实抓好基层党建体系建设五方面发力,让搬迁群众在吃上“安心饭”“团圆饭”的基础上,品味现代城市生活带来的愈加丰富的“美味佳肴”。
搬出来以后,陈燕丽说,新生活体现在更多的方面和细节中,“反正就是和城里一样了。”
在蒋家寨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搬迁工作与基本公共服务、配套服务建设等后续帮扶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推进,公交车连通县城,综合服务中心、农贸市场、停车场、警务室、便利店、休闲广场、绿道、健身器材等应有尽有。
而最让陈燕丽开心的,是农贸市场、超市就在附近,“以前住得偏,赶个场都恼火,做饭都是自家地里有什么就吃什么。现在这边有农贸市场、超市,里头东西多得眼睛都看花了,可以给家里人换着花样做饭。”
……
从山里到山外,这是一条斩断穷根之路。16个乡镇的1200户5023人搬出大山,搬进了城镇,搬出了一片新天地。
从温饱到小康,这是一条通往幸福之路。一个个播撒希望的扶贫车间、一张张写满甜蜜的淳朴笑脸,伴随的是一户户搬迁群众的新生、一个个美好梦想的实现。
搬出山沟沟,拥抱新生活。如今,蒋家寨5000余名搬迁群众,正在新家园里那日复一日、愈加丰富的烟火味中,迎来更有奔头的明天。
贵阳日报融媒体记者 佘崇忠 张可 佘佐杰 樊荣/文 郑雄增/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