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昆明市公有房屋管理中心获悉,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加强住房保障体系建设,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解决好新市民、青年人等住房问题。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以下简称“保租房”),不仅是一项重大改革、重大民生工程,是完善住房保障体系、健全租购并举住房制度的重要内容,也是落实“房住不炒”、缓解住房租赁市场结构性供给不足的重要举措。
作为全国40个发展保租房的城市之一,加快发展保租房成为新发展阶段昆明住房保障工作的重中之重。自去年年底以来,昆明市正式启动保租房分配工作。滇池明珠广场(惠青家·滇池明珠店)、中通世纪商务中心等保租房项目陆续面世,缓解了昆明新市民、青年人住房困难问题。
从“忧居”到“优居”
95后研究生租到了“梦想的房子”
“无门槛、位置好、租金划算……新家的一切我都很满意。”小袁是惠青家·滇池明珠店的首批承租人,也是昆明市保租房政策的首批受益人。即将研究生毕业的小袁,面临着安居和择业的双重考验。得知保租房的政策后,小袁抱着试一试的想法,提交了申请,仅仅两个月,她就搬进了干净整洁、窗明几净的新家。
“保租房属于保障性住房,受政府部门监管,租金定价、合同签订等都有相应的政策保障,我不用担心房租突然上涨,也不用害怕被二房东骗,住着更加安心。”住房有保障后,没了后顾之忧的小袁,可以全身心投入到职业规划中,更加从容地迈入人生下一个阶段。
吾心安处是吾乡
从“一张床”感受“昆明温度”
“两年前,我和亲戚来昆明创业,来了就不想走了,说起来我也算是昆明的‘新市民’。”来自河北石家庄的刘先生经营着一家线上超市,由于工作原因,他每天要在西山区、官渡区、五华区和呈贡区之间来回奔波,房子也是换了又换,漂泊的工作让他迫切想找一个稳定的住所。“二手出租房租金贵,装修差,不仅要多出一个月的中介费,住进去还得看房东‘眼色’,住起来不踏实。”讲起自己的租房经历,刘先生还有些唏嘘。
河北创业小伙刘卓飞入住保租房。
从昆明市保租房开放申请到“抢房”,再到接房搬新家,不到三个月的时间里,刘先生的漂泊之旅在终于画上了句号。“我在昆明,有家了。”站在窗前眺望远方的刘先生,看着眼前的万家灯火感慨地说道。披着晚霞跑步的傍晚、微风拂面的清晨、肆意奔跑的周末……这些看似不起眼的细碎时光,是一座城市最能打动异乡人的烟火气和人情味。
作为城市建设的主力军,新市民、青年人由于工作时间不长,经济条件受限,买不起商品房,也不满足公租房申请条件,从而成为了住房保障体系的“夹心”群体。针对新市民、青年人群体的特点,2022年,昆明市出台的《昆明市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实施方案》,实现了“精准保障”,保租房不设收入门槛,坚持“小户型、低租金”,以建筑面积不超过70平方米的小户型为主,租金不高于同地段同品质市场租金的85%。
“十四五”期间,昆明市将筹集不少于6万套,让新市民、青年人“租得上、租得起、住得好”。一套套明亮温暖的保障性租赁住房,承载着一个个留昆就业创业新市民、青年人的美好梦想。从土地房源筹集,到财税金融支持;从审批监管统筹,到水电价格认定,昆明市正持续完善保租房配套措施。未来,还将会有更多保租房项目面市,让新市民、青年人能在城市安居乐业,从“住梦”到“筑梦”,真正成为城市的主人,实现人生理想,在昆明“圆梦”。
云南网记者 赵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