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日报网讯 2020年年初,全国上下积极防控新冠疫情的同时,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也正紧锣密鼓地在各省市推进中。上海在推进,奉贤在推进,海湾镇也在推进,党委政府依着问题导向,加强百姓关注的热点难点开展调研,积极尝试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探索,选择了人民群众关注较高的犬类管理难题。
众所周知,城市养狗多年来争议难平。2019年,全国城镇宠物犬只数为5503万余只,比2018年增长8.2%。通过排摸登记,海湾镇各类宠物狗有1200余只,其中:仅海湾镇星火世茂居民区,登记在册的宠物犬就达147条,养犬户占总居民户数的10%。 “宠物犬怎么管、流浪犬怎么治”已成为近年来困扰社区居民和基层干部们的难题。
对此,海湾镇党委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理念,牢固树立“全周期管理”意识,以创新“四个治理机制”为抓手,推动社会治理时间、空间和层级再造,坚持人人能有序参与社会治理,不断优化治理方式和治理流程,以绣花般功夫破解犬类管理难题。为顺利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探索工作,海湾镇党委政府选择了世茂居民区开展文明养狗的社会治理探索试点单位,通过以点带面,逐步推进全镇域。
创新全程治理机制,提升系统管理水平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处罚条例》、《上海市养犬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准确把握犬类问题特点,坚持把犬类管理各环节作为完整链条,健全事前事中事后全程治理机制,形成从源头到末梢的有机闭环,实现全过程、全要素、全场景的动态治理和系统治理。
海湾镇的公安派出所、城管中队、社稳中心、兽医站等部门联合居委,从宣传动员、排查梳理、免疫上牌、登记建档、流浪犬统一收容(捕杀),对狗实行从出生到死亡的闭环管理。一是制定管理办法。在镇签约律师的指导下,制定出台小区养犬管理办法与禁止条约,对“狗主人”约法三章。二是倡导文明养犬。以创建“文明养犬示范段”为抓手,通过标语、公告、网络、资料发放等广泛宣传,走家入户排摸登记,发放《告知书》,开展集中办证免疫。三是开展专项整治。汲取试点的成功,以学校周边与外来人口聚居地为重点,定期开展流浪犬排查与统一收容(捕杀)。从而,全镇犬类防疫免疫率和办证率都有明显提高。
创新协同治理机制,提升快速响应水平
“全周期管理”涉及到各个社会治理主体,海湾镇在犬类问题专项治理中,坚持党的领导,统筹政府、社会、市场各方力量,通过一项制度、一个工作组、一支服务队,强化全要素协作配合,形成覆盖全面、触角灵敏、上下联动、各方协同的治理工作格局。
建立镇级犬类专项整治联席会议制度。按照统一指挥、协调联动的原则,由政法工作分管领导牵头,召集公安、城管、综治、司法、犬类管理办公室和居委等部门,通报犬类治理工作情况,制定专项治理预案计划,打破部门壁垒,实现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工作联动。
建立居委专项整治工作组。以居民区党组织牵头,建立犬类问题管理的“一警二员三片长”,即社区民警、城管片区员、综治协管员、块长、楼长、组长为犬类管理的工作专班,共商治犬措施方案,做到“一事一警”、“一事一案”。
建立居委日常管理服务队。汇集居委会、业委会、物业三方力量,在居民区成立宠物俱乐部,实行“一宠一册”制,让养宠居民主动担负起“萌宠”的亲情管理。一场场宠物运动会、小狗选美会、礼仪赛等活动拉近了“爱狗人”与“怕狗人”距离。一个个宠物粪便清扫队、打针防疫提醒队应运而生,让犬类管理有序高效。
创新源头治理机制,提升预警防范水平
“全周期管理”的要义在于“治未病”。加强对犬类管理中风险隐患的源头治理、早期控制,对苗头性、倾向性、趋势性问题实行“三色预警”,依托综治服务管理网格化平台,数据赋能、智慧治“犬”,努力把小矛盾解决在基层,把大问题大风险解决在市域。
蓝色预警,提醒谈话。犬类整治工作组定期采取询问了解、实地走访、现场巡逻等方式,针对随地大小便、犬吠扰民等情形进行蓝色预警,发放蓝牌通知书,对养犬户提醒谈话、督促整改。
黄色预警,口头警告。针对不办理养犬登记证及免疫证、不束牵引绳、不佩戴项圈犬牌、嘴罩(大型犬)、携带犬只违规进入公共场所等情形进行黄色预警。
红色预警,强制执行。针对流浪犬四处流窜、有伤人行为或违规饲养烈性犬等情形进行红色预警,对于前者,接报后第一时间由整治工作组现场处置,视情形现场收容或捕杀。对于后者,责令其主动上交处置或签订安全监管协议,确保周边人安全。
在“三色预警”过程中,实行网格化管理,专人负责收集、核实、上报、处置。定期比对分析犬类信息大数据,预判潜在的隐患趋势,精准施策防范,实现社会治理由“经验决策”向“大数据决策”转变。
创新民主治理机制,提升居民自治水平
“全周期管理”的重要赋能是,最大限度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让人民群众成为犬类管理的积极参与者、最大受益者、最终评判者。通过搭建更多民意“直通车”、坚持广纳群言、广集众智,丰富“有事好商量”、“众人事众人议”的制度化实践。
共商养犬“美丽约定”。群众事无小事,对于犬类管理社区党组织始终围绕是否符合法律政策规定,是否符合群众利益进行审议。通过“荟萃厅”、“议事厅”等形式举办居民代表听证会,共商整治方案,讨论形成“居民养狗公约”,共同执行。
共签养犬“美丽承诺”。按照养犬规定,每位养犬居民都主动签署了《合法文明饲养宠物承诺书》,并将签署的承诺书在小区内公示,使社区居民相互监督,同时承诺书留档作为后续调处养犬相关纠纷的依据。
共促养狗“美丽行为”。调动各方力量,使犬类管理成为共同的“家事”。发动居民争做文明养犬的宣传人、志愿者、监督员,建立了实时曝光机制,发现不文明养犬行为,立即在微信群里公布,互相监督规范养犬,用“美丽行动”共创美丽小区。
防范为先、发现及时、响应积极、环环相扣、处置有序的全周期管理模式,正逐渐在海湾镇基层社会治理中发挥出日益显著的作用,这得益于政府在治理体制、保障和手段上的狠下功夫。一是治理体制上用活了“存量”。构建多元主体参与的格局,发挥网格化在犬类管理中的作用,打造纠纷处置的全流程链条。二是治理保障上用足了“能量”。发挥法律保驾护航作用,绘就犬类问题治理的法治底色,使法治赋能“狗患”的处置。三是治理手段上用好了“变量”。善用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推进“一网统防”,加大对风险隐患的预警,做到早发现、早防范、早处置。
海湾镇犬类整治的过程,是探索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依法治理体系的新尝试。依托法治保障,强化法治赋能,提高犬类问题整治的“法治含金量”,真正实现案结事了。加强全程治理,实现动态治理、系统治理。加强协同治理,构建权责清晰、协同配合、运转高效的治理机制。加强源头治理,对苗头性、倾向性、趋势性问题实行“三色预警”,做到早期控制。加强群众自治,把握人民城市的主体力量,形成共治格局,切实解决群众的身边难题,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