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兵有了一片新天地。
虹桥镇积极探索民兵编组、训练、使用、管理、保障的新路子,组织民兵广泛参与支援保障、抢险救灾等行动和平安创建、群防群治等活动,努力把民兵建设成为“平时服务、急时应急、战时应战”的过硬队伍。乐清市龙之野救援服务中心、邬家桥青年民兵之家、温州军武体育有限公司就是其中生动的例子。
民兵党史馆。陈海燕 摄
龙之野救援服务中心:
哪里有需要就出现在哪里
超强台风“利奇马”过境之后,留下一片狼藉。乐清市龙之野救援服务中心的队员们不眠不休36个小时,出警30多次,转移群众40多人。他们在虹桥、淡溪、清江等地帮助受困群众,帮助开车的孕妇发动车子,为停电需要氧气瓶的老人家属紧急提供汽油……
短暂的休整后,队员们还未褪去疲惫,就与各方救援力量一起奔赴各自任务地点。在虹桥镇人武部的组织下,他们第一时间赶赴大荆重灾区,从太阳初升到炙阳焦热再到太阳微露脸,连续15个小时在大荆清理,只希望还大荆一个干净整齐的模样。
乐清市龙之野救援服务中心默默担负着山地救援、抗险救灾等任务。队长刘晓光介绍,2015年,他和几名户外运动爱好者探路被困,打110后才获救。那段经历让他们萌生了成立救援队的想法。说做就做,这些户外运动者自筹资金5.8万元,租基地开展训练,提升体能,成立了“龙之野”。
乐清市龙之野救援服务中心救援范围主要在乐清市范围内,也有到省内和省外救援,哪里有需要就出现在哪里。
开展救援。
永嘉乌牛一群众打电话找到他们,称老父亲失踪找不到。救援队员30多人火速赶去,花了一天一夜在悬崖边找到了老人。在大荆五岩峰,义乌一支户外团队在暴雨天失联,“龙之野”火速和其他救援队展开联合救援。
“我们救援服务中心的宗旨是,发挥人道主义博爱精神,尽己所能,志愿服务,不计个人得失,服从指挥,全心全意守护一方平安。”龙之野救援服务中心目前人数有72人,分为山地救援组、水上救援组、宣传组、后勤组、摄影组、越野车组。这几年来,龙之野救援服务中心共出勤3000多人次,救援的效率高,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这从社会各界的捐助可见端倪。
“龙之野”成立之初,队员们凑了7.5万元购得一辆救援车。随着救援活动的开展,受助者主动捐钱捐物,他们买了救生衣、头盔等装备。去年,一企业出资15万元为他们购得第二辆救援车。“龙之野”的制度、设施等各方面也越来越完善。每周开展体能拉练训练,每月进行党员学习和讨论活动,队伍团结活跃,还多次参加虹桥民兵训练。
虹桥镇人武部相关人员介绍,乐清市龙之野救援服务中心是虹桥民兵应急分队的一支重要力量,是后备力量建设的重点,是应对突发事件的一支拳头队伍。近年来,后备力量按照“政治可靠、队伍精干、机动快速、作用明显”的要求,积极推进民兵应急分队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
民兵会议。陈海燕 摄
邬家桥青年民兵之家:
给全村军人一个舒适的家
走进邬家桥村办公楼,墙面上“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几个大字赫然醒目。
一楼有休闲的书吧,温暖的午后,闲暇的周末,可以在这里好好地看看书、喝喝茶。二楼是民兵会议室、装备室,全部以绿色的迷彩为背景,有着独特的军人气息。三楼是党史馆,收藏了各个时期的军章,介绍了抗日战争时期村里曾组织“读书会”、开展革命工作的历史。
据悉,为进一步营造良好的发展氛围,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虹桥镇人武部积极在邬家桥村、东街村建立集民兵政治学习、技术培训、文化娱乐于一体的青年民兵之家。
退伍军人崔新林说:“这里很好,对退伍军人是鼓励、安慰。没事到这里坐坐、谈谈心,议论议论村里、市里的大事,得到关怀、鼓励、安慰,感到特别开心。”
奋战在一线。
邬家桥村党支部书记林时安表示,村里有退役军人50多名。这里提供一个场所、一个平台,方便全村的退伍军人交流,还可以传达有关退役军人优抚政策,比如说每年都有新的入伍、新的退伍的,每年的政策宣传,都是一个传达的渠道。此外,希望通过这个平台,能让退役军人的困难和诉求得到及时掌握、协调解决,做到“有事早发现,服务在身边”,增强退伍军人的荣誉感,让军人们的权益得到更好保障。
据介绍,邬家桥村民兵连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他们是村级消防整治、义务巡逻的中坚力量。
“民兵的阵地有了、民兵的自豪感增强了,就可挑起担子,在急难险重任务中发挥先锋作用,在扶贫帮困中发挥带头作用。”虹桥镇人武部相关负责人说,镇人武部将进一步加强民兵队伍规范化建设的统筹规划、分类指导和检查考核,为全镇有民兵连建制的村庄统一挂牌,让人人都能看到民兵连的牌子、民兵连的影子。
体验式拓展训练。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由虹桥镇人武部、党建(宣传)办提供
温州军武体育有限公司:
人人圆梦找到自信
近日,走进位于长山村的温州军武体育有限公司,迎面扑来的是浓厚的军队气息。客厅里有机关枪模型,储藏室里有军装,军事化的卧室,被子折叠得整整齐齐。这是一家以体验式教育为核心,传播部队管理文化的公司,所有人员都为退伍军人,他们为单位、学校的2万多人次开展各类体验课程,深受好评。
公司负责人吴节晓就是一名退伍军人,他2007年退伍后在单位上班,经常参加人武部的军训任务。2017年,他萌生了自己创办公司的想法,就带领未就业的退伍军人一起开辟体验式课程,大家创造出一片天地。目前,公司有固定人员15人,兼职人员12人。年龄最小的20岁,最大的36岁,有老师和学生,他们志同道合。他们都有着不同的特长,在部队时或是狙击手、侦察兵、突击队员。
一队员曾在街头摆水果摊,成为公司一员后,学到了拓展常识,成为一名军事拓展教官,从此改变了人生轨迹。现在经常到温州、台州等地承接旅行社团队,一年能有七八万元的收获。他很感激为他引路的吴节晓,军事体验让他找回了自信。
也有部分成员就是看中公司的绿色情怀。25岁的陈永强去年退伍,家人在杭州做生意,希望他接班,但他没兴趣。他选择成为一名教官。他说,从小就有当兵梦,在部队里磨练了五年,在这里还能继续结交这么多有共同语言的朋友,内心很满足。
陈文彬也表示,这里是部队生活的延续,在带学生训练、让他们成长的同时,特别有成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