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以前,我曾从西安带回一只流浪猫,半年后猫死了,不想让它再流浪的初心演变成了意外猫亡的痛心,因为内疚,我为其专门写过一篇文章《祭猫》,也许那只猫对我们的心灵冲击太大了,从那时起,我家就开始一直养着猫咪。
猫是一种灵性动物,长相可爱,动作机敏,眼睛有神,性情温驯,着一身干净的毛发,色泽鲜艳漂亮,走路步态轻盈,卧姿优雅,深得人们喜爱,尤其是小孩,谁见谁爱,不是走近想用小手摸摸,就是在母亲怀里目不转睛地看猫。
在城市,人们把猫当宠物养着,为的是给生活增加一点乐趣,常见一些身着旗袍的贵妇人,怀抱猫咪,摩挲着干净的毛茸茸的猫身,仿佛比自己的孩子还亲,或者以此掩盖着闲着的寂寞。可是在乡下,养猫却是为了防鼠,猫,自然也就没那么娇贵了。
我居住在陕南一个小县城里,不城不乡,如今城乡都被水泥硬化,老鼠的生存面临危机,连藏身的鼠洞都难找了,这也意味着猫的食物越来越少。少了老鼠,猫就慢慢依赖主人喂养,可是拿什么喂养呢,长期买猫粮,心疼退休费。妻子便从县城开鱼店的那里给猫拿鱼鳃,常常提个塑料袋子,回来用水冲洗干净,就被馋猫们喵呜喵呜地吃光了。无老鼠可逮,时间一长猫性也变了,吃了睡,睡了吃,不知不觉就成了肥猫,腰粗膀圆的,本来生就的模特步都变得有点笨重不堪,一个个成了懒猫馋猫,宠物不像宠物,家猫不像家猫。为此,我常常提醒妻子,别养了。可妻子心善,总是说都是命,跑了可怜的就不知死活了。就这样说着、拖着、养着。结果怎样呢?一只养成了两只,两只变成了一群,猫爷爷,猫奶奶,猫爸爸,猫孙孙,猫哥哥、猫姐姐的,简直都辨不清辈分了。猫无食忧,就只顾生育,一窝猫娃多则四五只,少则两三只,送不出去的,就跟着老猫成长,最终便形成了一个猫家族,四五条尾巴翘得高高的,整天准时张着嘴要吃要喝。全家人跟鱼店都成了熟人,偶尔鱼店有了死鱼,老板也会给我们留着让喂猫。人说馋猫,名不虚传,起先吃鱼鳃,吃着吃着不吃了,等着吃死鱼,哪有那么多死鱼喂猫。我再次警告妻子,吃了吃,不吃拉倒。新冠病毒风声鹤唳,你就不怕猫把病毒带回来。可妻子还是下不了决心,到时候还是想办法喂猫,偶尔还偷偷地到超市给买特价鸡鸭、火腿肠、猪肝等。一次我和妻子从西安回来,也许猫几天没吃了,我刚开开大门,四五只猫刷的跑到院子,诉冤似的叫唤不停。我说,“你妈回来了,找她去。”一群猫就围绕着妻子跑前跑后,好像就是妈咪妈咪地叫,让人又好气又好笑。
养猫可以,但养一群猫总不是长法。前不久暑热难耐,早早起床,坐在院子吸新鲜,一群猫上蹿下跳的,把花圃当作它们的后花园了。仔细一看,还有两只外来的野猫,一时心就烦了,心想退休前在单位上班,单位还有个编制,不能超编。妻子起来后在院中舞弄花草,我有点愠怒地对她说:“花草都被猫攘踏倒了,能有几只老鼠,养这么多猫,总是说不醒你,今后最多养两只,不能超编,你看连外边的猫都来吃空饷来了。”从县人社局退休的妻子听后哈哈大笑,“那你说这多余的猫咋办?”
唉,咋办?杀是不能杀的,赶它们跑吧,但是能赶走吗,据说把猫装在布袋里送到一个很远的陌生地方去,不等主人回家,这四条腿的动物,早就先于主人原路返回了,除非把猫隔江扔掉,因为猫怕水。果真如此,那就只有继续养着,只能寄希望于自然减员来减轻养猫的财政负担了。
摘选自:远洲辰星,版权属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