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道教的武庙会往南走没几步路你就能看到高高在上的星月标志。那是大理古城历史最悠久的清真寺一一南门清真寺。
大理南门清真寺
在树影婆娑下,这个清真寺有着相当现代的外表,底楼之上以落地玻璃窗作墙,墙面间隔铺着白色瓷砖。虽然外立面主基调是白色,但屋顶和尖拱都是绿色的,凸显了阿拉伯风格,两边还各有一个阿拉伯式的圆拱,让人一看便知是清真寺。
底楼房子都出租傲了商铺,边上甚至还开了星月宾馆。中间大门直通寺庙,穿过这个拱门,里面的房子倒是中式的,这和沿街的阿拉伯式样建筑形成鲜明的反差。无论两边的厢房还是中间的院子,抑或是最里面的礼拜堂,无疑都是坡顶飞檐的中式建筑。尤其是中轴线的建筑,雕雕梁画栋,非常讲究。最豪华的礼拜堂有五开间,殷前有广场,广场前石阶高砌,雕雕纹石栏沿边蠢立。
大殿的每根立柱上都写了金字对联,房梁上、斗拱上都有金色花纹装饰,颇为讲究。据说清真寺还保存着清康康思年问著名经师蔡精心抄写的《古兰经》。着白子的大理理回民们每周都要来这里礼拜多次。时间巧合的话,还可以看到穆斯林脱鞋步入大殿的情景。
清真寺建筑
这些建筑大都是在 21 世纪重新修建的。尤其是两边的厢房,在中式的屋檐下是现代化的玻璃幕墙。如果要追溯它的历史,可以肯定的是最初南门清真寺并不在此地,而在不远处的苍坪街上。在著名的杜文秀起义失败后清真寺被清政府没收,直到清光绪年间才在现在的地址上购地重建。
大理的回民历史几起几落:从跟随蒙古人攻占大理的回回兵,到明朝江南回回大举入滇屯田,再到清朝杜文秀率回民起义,回民在大理的历史长河中始终未消失过。除了古城,大理州广阔的乡镇中散落着许多回民聚居区。
清真寺一处
清真寺除了是回民礼拜祷告的场所之外,也是教育机构,更是回民民间聚会、联络感情的重要场所。古城中南门和北门两个清真寺是城中回民聚会的主要地方。礼拜时回民们齐齐戴着白帽子从城中各个角落走向清真寺,礼拜后许多回民会再待一会儿聊聊家常。如果正好赶上南门清真寺的礼拜,你可以随着“白色人流”参加回民的聚会,感受一下这里延续千年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