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娱网:

关于肾的中医养生知识-肾的中医理论是什么?

   时间:2023-04-17 阅读:

关于肾的中医养生知识-肾的中医理论是什么?

补肾养生常识?肾脏究竟对人体产生什么样的作用呢?该如何正确养生呢?

序言:肾是人体之本,生命之源,人体所需的营养和排出体外的废物都需要肾来进行转化和储存的,因此肾也被称为“人体的第二心脏。肾脏健康是身体健康的前提,一旦肾脏出现了问题,身体也会出现问题。所以今天小编要跟大家分享的话题就是肾脏究竟对于人体产生什么样的作用,又该如何正确的养生呢?

一、肾脏的作用

肾脏对于人体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首先,肾脏能够促进身体的新陈代谢。比如每天吃的东西产生的废物,就需要通过肾脏排出体外。其次,肾脏在维持体内酸碱平衡方面也起着非常重要的协调作用。肾脏会分泌一种叫做促红素的激素,这种激素可以促进骨骼造血,从而维持人的身体健康,如果肾脏要是出现了什么问题,人体就会产生贫血的现象。另外,肾脏还有利于促进人体内分泌功能的进化,能够把维生素转化成有活性的物质,用来促进骨骼发育生长,如果肾脏出现了问题,就有可能会导致骨骼疾病的发生。

二、如何正确养生

1、经常泡脚。俗话说,养生必养肾,因此要想达到非常好的养生效果,经常泡脚是必不可少的。泡脚有不仅有利于维持身体的阴阳平衡,还能够提高身体免疫力。有研究表明,在夜晚睡前进行泡脚的效果最好,泡完脚后最好在半个小时以内上床睡觉,这样更有利于生发阳气。

2、多吃羊肉。羊肉有滋阴补气,开胃健脾的功效,中医也认为羊肉是补血益气的温热补品。另外,研究表明,多吃羊肉有利于美容,因为羊肉中含有美容必需的维生素 ,从而能够调节皮肤功能,达到延缓皮肤衰老的效果。

三、总语

综上所述,肾脏在人体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有调查显示肾病的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因此在日常生活中,人人都应该保护好自己的肾脏。

肾的中医理论是什么?

中医理论认为:肾属于五脏(注:五脏:心、肝、脾、肺、肾。)之一,是人体的先天之本(注:精气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也是人体生长发育及各种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先天之精禀受于父母,与生俱有,是生育繁殖.构成人体的原始物质。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它是构成胚胎的原始物质,为生命的基础,故称为“先天之精”。由于先天之精只藏于肾,故肾称为“先天之本”。),在人体的生长、发育和衰老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根据“木、火、土、金、水”的五行理论(注:五行,就是木、火、金、土、水五种物质的运动变化。肝属木,心属火,脾属土,肺属金,肾属水。),肾与心、肝、脾、肺四脏形成一个相生相一的整体。肾与膀胱相为表里(注:足少阴肾经与足太阳膀胱经互相络属于肾与膀胱,故二者相为表里,所以肾与膀胱的经脉互为络属,相为表里。膀胱的气化功能,取决于肾气的盛衰,肾气有助于膀胱气化津液。),开窍于耳朵(注:听觉的灵敏与否,与肾中精气的盈亏有密切关系。肾中精气充盈,则脑部得养,则听觉灵敏,分辨力较高,反之,肾中精气虚衰时,则脑部得不到充足的营养,而见听力减退,或见耳鸣,甚则耳聋。)。肾有藏精(注:肾对精气具有闭藏作用。)、主生长生殖(注:肾精是胚胎发育的原始物质,又能促进生殖机能的成熟,人出生以后,由于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的相互滋养,从幼年开始,肾的精气逐渐充盛,发育到一定阶段,便产生一种促进生殖机能成熟的物质——“天癸”。在“天癸”的作用下,男子就能产生精液,女子则月经按时来潮,性机能逐渐成熟,具备了生殖能力。以后,随着肾精由充盛逐渐趋向衰退,“天癸”的生成随之减少,甚至逐渐耗竭,生殖能力也随之而下降,以致丧失。这就充分说明肾精对生殖功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如果肾精的功能失常,就会导致性功能异常,生殖功能下降。)和发育(注:机体的生、长、壮、老、衰的生长发育规律,与肾精的盛衰密切相关。人从幼年开始,肾精逐渐充盛,则有齿更发长等生理现象,到了青壮年,肾精进一步充盈,乃至达到极点,机体也随之发展到壮盛期,则真牙生、体壮实、筋骨强健。到了老年,肾精衰退,形体逐渐衰老,全身筋骨运动不灵,齿摇发脱,表现出衰老之象。由此可见,肾精决定着机体的生长发育,为人体生长发育之根本。如果肾精亏少,影响到人体的生长发育,会出现发育障碍,如发育迟缓,筋骨瘦软等,成年者,则未老先衰。)、主水液(注:指肾具有主持全身水液代谢,调节体内水液平衡的作用。在正常情况下,津液的代谢,是通过肾的气化作用来实现的。肾维持着人体水液代谢的平衡,肾的气化失常,就会引起水液代谢的障碍,而引起水肿、尿少或小便清长、量多等病理现象。)、主纳气(注:纳即固摄、受纳的意思。肾主纳气,是指肾有摄纳肺所吸入的清气,防止呼吸表浅的作用,才能保证体内外气体的正常交换。)和主骨生髓(注:肾中精气具有促进机体生长发育功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骨的生长发育,有赖于骨髓的充盈及其所提供的营养。肾中精气充盈,才能充养骨髓。)的作用。

肾病的中医养生疗法有什么?

按摩疗法,也是肾炎病的一种辅助治疗措施。以按摩部位来分,可分为头面颈部按摩、胸腹部按摩、腰背部按摩、肢体按摩、足部按摩等,长期坚持,也有一定作用。当然,肾脏病患者进行按摩治疗,仅是一种辅助措施,对此患者应有所认识,应该全面理解肾脏病的综合治疗。适用于肾脏病患者的常用保健按摩方法较多,患者可根据病情选择运用,对所用穴位不明者,应在医生指导下选准穴位,方可进行。

腰部自我按摩

(1)推法

用两手掌根部紧按腰部,用力上下推动,动作要快速有劲,直至发热为止,每日早晚各进行1次。具有补肾通络、行气活血的功效。

(2)摩法

用两手掌擦热,按摩两侧腰部,每侧50次,每日早晚各做1次。有补肾壮腰的功效。

(3)捶法

用两手握空拳,前后来回捶击双侧肾区,或结合捶击与其对应的腹部,每次20下。具有通经活络、行气化淤止痛的功效(伴有血尿者,不宜用此法)。

本法重在腰部,通过自我按摩,对肾脏病患者具有补肾壮腰、舒筋活络、祛风除湿、调节脏腑功能的作用,可增强身体抵抗力。

自我穴位按摩

(1)浴面

两手搓热,手指并拢,手掌摊开,紧贴面部,以双手中指的指腹部为先导,分别从鼻翼两旁的迎香穴开始,沿鼻柱两侧缘向上推擦,经目内眦、眉头等处到达前额部,然后两手左右分开,横推至两鬓,两掌心也随之掩眼而过,由两鬓再向下,经过颞部的太阳穴及耳前、面颊等部,返回到鼻翼两旁之起点,再重新开始,按上述路线循环进行。浴面具有畅通气血、祛散风寒、明目通窍、醒脑提神及美容等功效。适用于感冒、头痛、神经衰弱等。对肾脏病之体虚易感冒者甚宜。

(2)擦鼻

用两手中指指腹擦鼻的两侧,由攒竹至迎香。具有通鼻开窍的功效。适用于防治肾脏病引起的体虚感冒。

(3)运顶

五指略为张开,按于额上,由前向后,顺手运顶摩发,宛如梳头之状。因五指分开,正好作用于分布在头顶部的五条经脉,头领两侧又是胆经的分野,故运顶具有疏通气血、散风行湿、清泄肝胆之火的功效,适用于防治肾脏病之高血压、失眠、头痛、神经衰弱等症。

(4)抹项

两手手指相互交叉,手掌合拢,抱于脑后项枕部,掌根部分别安置于后枕骨下项后大筋(斜方肌)外两侧凹陷处的风池穴,后沿着脊柱,由上往下按抹数次。风池穴为体表的“感风之处,停风之所,治风之穴”,用力按抹,可祛头面之风,散巅顶之寒,宣肝胆之火、清耳目之热。适用于防治感冒、头痛、高血压、神经衰弱等症。对肾脏病高血压型及体虚易感冒者均宜。

(5)推胸肋

用一手的手掌平放在同侧胸部的乳头上方,斜行向下推抹,途经前胸正中两乳头之间(膻中穴),推向对侧的胁肋部。推胸肋法有宽胸利气、止咳化痰、平喘降逆、疏肝利胆、和胃消食、散淤除积等作用。经常练习,可产生增强呼吸机能、促进血液循环,宜散郁滞之气血等综合效应。对肾脏病引起的水肿、高血压、纳差等均有效。

(6)揉中脘

以一手掌大鱼际部紧贴中脘穴,另一手叠于掌背之上以助其力,两手协调作顺时针方向揉动。有健脾和胃助消化之功。适用于肾脏病及慢性肾功能衰竭而见胃脘痞满、胀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症。

(7)摩腹

用一手手掌心掩于脐部,另一手手掌重叠其上,从脐下两横指处的气海穴开始,手掌紧贴腹壁,作以脐为中心的顺时针方向、直径由小到大、呈螺旋状的揉摩运动,一直扩展到整个腹部,如此反复数次。摩腹可健脾和胃、消食导滞、化湿散淤、利水通淋、补气生血、温养下元。因六腑以通降下行为顺,脐下气海穴为“元气蓄藏之海”,故摩腹不仅能理气通腑,而且能激发振奋元气而起强壮作用,是较常用的自我保健法之一。适用于防治肾脏病所致之消化不良、腹胀、泄泻及下元虚冷、夜尿频多等症。

(8)擦少腹

两手掌分别紧贴两侧肋部,由外上向内下方斜擦。具有温补脾肾的功效。适用于肾脏病之脾肾阳虚症。

(9)搓腰

两手掌根紧按腰部脊柱两侧,稍用力上下擦动,动作要快速有劲,配合腰部活动,以腰部发热为度。搓腰活腰有壮腰健肾作用。如同时按摩两侧肋部,谓之“运动水土法”。“水”指肾、“土”指脾,具有加强脾肾两脏功能的作用。适用于肾脏病之脾肾两虚症。

(10)揉腰眼

两手握拳,以食指掌指关节突起部(拳尖)按揉腰眼穴。具有健腰益肾作用,适用于防治肾脏病的腰酸腰痛。

(11)捶骶

手握空拳,敲打骶部,两拳交替,一起一落。用劲轻重适当,灵巧而有节奏。因骶部正中一线为督脉的起始段,捶之可振奋督脉(注:督脉行于背部正中,能总督一身之阳经,故又称“阳脉之海”。有调节全身诸阳经经气的作用。)的阳气,上病下取而用于肾脏病之高血压,若将捶打范围扩大至两臀部,对防治腰腿痛也有较好效果。

(12)拿肩

以一手的四指指端与拇掌部相对合,用力攀拿对侧肩胛骨上的斜方肌腱,食指、中指指端着力于肩井穴处。然后,一捏一放,一紧一松,逐渐向肩胛、肘臂处挪移,可直拿至腕掌。拿肩法可通行气血:拿曲池穴(臂弯纹头外侧)能疏风解表、清热降压。适用于肾脏病之高血压或伴有风热感冒者;拿内关穴(掌侧腕上约两横指处)能和胃宽胸、养心安神,适用于肾脏病及尿毒症而见恶心、呕吐、胃病、纳差、心慌、胸闷等症。

(13)运膏盲

两手自然下垂,转摇两侧肩关节,带动肩胛骨,以作用于背部的膏盲穴。适用于肾脏病体虚日久或伴有肩背酸痛者。

(14)揉膝

膝关节屈曲,将两手掌近拇指根的大鱼际肌部,分别同时紧按在膝关节髌韧带两侧的凹陷处(膝眼穴)。随后带动该处皮肉做轻柔缓和的回旋揉动。一膝揉毕,再揉另一膝。揉膝有和气血、活筋络的作用。揉完膝眼后,膝内侧手掌上行至大腿内侧距髌骨上缘二横指处的血海穴按揉,可活血通经,清血分之热。适用于治疗肾脏病之血淤有热者;同时膝外侧手下行至外膝眼下四横指处的足二里穴按揉,可健脾扶正、和胃降浊,是肾脏病以脾虚为主者的必选穴,也是常用的强壮穴之一。

(15)擦足

屈膝盘腿,用一手靠小指一侧的手掌部,反复摩擦对侧一足的内侧面或底部。一般从内踝的后方开始,经内踝向下,斜行至脚掌心,来回摩擦。因“湿从足入、寒从脚起”,上述按摩部位是足少阴肾经的一部分,常行擦足之法,可促进肾气流动、精气充溢,既能温肾壮阳,祛除寒湿之邪,又能引热下行、导火泄降,此即所谓“引火归原”法。适宜于肾脏病患者长期习用。

五步按摩法

(1)头面颈部按摩

包括揉按双侧风池穴,面部双侧迎香穴,推揉鼻梁两侧及颈旁诸穴位,指压双侧太阳穴,有疏风散邪之功,可预防感冒,减轻鼻塞、咽痛、头痛等症状。

(2)胸腹部按摩

可用双手大鱼际,轻轻叩打胸前膻中穴,推揉水分、中脘、下脘诸穴,而后顺时针绕脐按摩腹部36周,逆时针绕脐按摩腹部36周。有宽胸理气、和胃消胀的作用。大便不畅者,点按左天枢穴;大便不通者,双手掌相叠,由右上腹到左上腹再到左下腹,推揉36次,以产生便意为佳,有利于保持大便通畅。

(4)肢体按摩

取双手合谷穴,腕上外关穴,下肢足三里穴,三阴交俞穴,腿后侧承山穴,以手按捏穴位,有疏通经络、调理气血的作用。足三里穴则应作为重点点揉捏按,以益气培元,增加机体抵抗力。

(5)腰背部俞穴

脊柱双侧华伦夹脊穴及肾俞、脾俞、志室、腰阳关诸穴,由家属用手掌自上而下推揉。患者也可自我拍打腰部诸穴。有补肾强腰、疏通经络的功效,可减轻腰痛症状。

(6)足部按摩

取照海、太溪诸穴,指压点按。并于每天晚上温水泡脚30分钟,搓涌泉穴100次,有引火下行、补肾归元的作用,对治疗肾炎、高血压等有一定益处,可改善头晕、口舌生疮等症状。

养肾的中医理论

更多>最新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百科知识 |  风水知识 |  健康养生 |  装修百科 |  法律知识 |  生活维修 |  旅游百科 |  综合资讯 |